大嶼山的海豚,會不會是香港人的前車?

訪問洪家耀博士@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會長

當中華白海豚都離開香港大嶼山水域,我們又可以去那裡?

在筆者眼中,大嶼山並不是醜小鴨、也不是腳趾尾;當然,在當權者眼中,大嶼山除了是個無可估量的大金礦,也是政治投誠的籌碼。然而,對於生活在大嶼山一帶海域的海豚,大嶼山依舊是大嶼山。

洪家耀博士(Samuel),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會長,自九十年代投身本港鯨豚保育事業,也希望視之為終身職業。我們視中華白海豚為香港的象徵,可是近十年來,由於來往珠江口及澳門的船隻愈來愈多,是直接減少白海豚數量的主因,「十年前我香港水域有超過150條,但到了2012年,只剩下61條。」Samuel 亦對政府近來意圖開發大嶼山感到憂心,「機場第三條跑道、港珠澳大橋、東涌、大小蠔灣、交椅洲等地填海計劃、石鼓洲焚化爐、東大嶼發展第三都心等,上述工程都會把白海豚趕入絕境。」

閱讀更多

踏破鐵鞋尋遍香港廢墟 | 廢墟達人劉李林先生

香港廢墟導賞 劉李林著


人稱劉Sir 的劉李林是聖雅各福群會的社工,他興趣是要踏遍香港的天涯海角,路走多了,吸引劉Sir 未必是壯觀的自然風光,而是一座又一座湮沒了的廢棄建築。

閱讀更多

三人流浪 攝於天地之間 – 「流浪攝。」專訪

香港著名山野攝影組合-流浪攝專訪

「我們一路堅持披星戴月上山拍攝雲海、星河、崇山、峻嶺,其實是想讓沒有機會去欣賞香港嬌艷奪目自然風光的人能夠知道,香港除了高樓大廈外,仍有很多地方是相當美麗,是值得我們去守護。」Facebook 山野攝影群組「流浪攝。」首領聯師兄與隊友Tony 和露伊,三個人,一道氣,花了整個2013,遊走數十個山頭,拍攝了數以百計的香港郊野相片。有人性,鏡頭裡總有豐收。2013年底,三人在文化中心舉行了相展,吸引無數朋友前來欣賞。2013,是流浪攝的豐收年,畢竟在2013年伊始,他們亦沒有想到能夠走到這樣遠。

閱讀更多

「東北攻略」反制新界東北發展計劃

青年關注組織東北攻略
梁振英曾於2013年7月於立法會就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發言:
「本屆特區政府摒棄短期思維,為未來二、三十年的長遠需要早作籌謀,今日20歲的年青人,10年後成家立室,養兒育女,到時居住單位主要來自新界東北新市鎮;今日的初中學生,他們20年後的家會在新界北,今日的幼稚園小朋友,他們30年後的家會在填海新區,這些都是本屆政府推動中長期土地供應的工作目標。」
今天八、九十後的年輕人,面對飛升的樓價只能望門輕嘆。新界東北發展,受惠理應是年輕一代,可是民調顯示有86%的年輕人期望新界東北「不遷不拆」。嶺南大學學生會會長葉泳琳更揚言:「寧住劏房,不遷不拆新界東北」。究竟在年輕人眼中,新界東北發現計劃又是什麼一回事。

閱讀更多